本文系作者授权首席营销官发表,转载请联系该作者
作者微信公众号:品牌头版(id:ceozhiku)
作者丨林川
4月6日,知名科技博主@i冰宇宙的一则动态点燃了数码圈。
他根据传闻尺寸制作了iphone 17 air的模型机,在对比之下让果粉对机身的厚度,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。
●图源:微博@i冰宇宙
从对比图可以看出,此前“机身厚度减半”的传闻不像是空穴来风。
综合之前多方爆料信息显示,iphone 17 air厚度仅有5.5毫米,摄像头凸起部分叠加后总厚度为9.5毫米,与现款iphone 16 pro max的8.25毫米(不含凸起)相比,其厚度确实“减半”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它的后置摄像头,采用了贯穿机身的横向条形设计。这一改变,或将彻底打破苹果沿用多年的圆角矩形镜头模组。
●图源:九派新闻
这样看起来,形似谷歌pixel系列的“跑道条”,仿佛多了一丝苹果独有的极简美学韵味。
其实,这不是苹果第一次挑战轻薄极限。2014年的iphone 6 plus,曾因机身过薄而引发了“弯曲门”事件,让苹果付出了沉重代价。
时隔多年,超薄机身的iphone 17 air,似乎是想用一场来技术革命来证明:超薄≠脆弱,而是未来手机的必然形态。
iphone 17 air的定位是取代销量低迷的plus机型,与标准版、pro、pro max组成新的机型矩阵。
苹果为何要放弃这个曾经年销千万的“大屏粮仓”?
我想,答案藏在了数据里。
回顾iphone 14 plus,其销量当时占据了全系的15%左右,市场表现还算中规中矩。
到了iphone 15 plus,销量已经严重下滑;再到最近的iphone 16 plus,它已经尴尬到快查无此机的境地了。
根据知名博主数码闲聊站的爆料,截至今年的3月9日,iphone 16 plus在中国的累计激活量为56w ,在iphone 16系列中占比最低,仅约3.1%,创历史新低。
●图源:微博@数码闲聊站
plus机型的困境,本质是大屏不等于竞争力的残酷现实。此次苹果选择用air系列的“超薄”替代“大屏”,作为差异化卖点,这既是对产品线的重新梳理,也是在试图用设计革新激活市场。
据爆料,iphone 17 air以156.18×74.71×5.65mm的机身尺寸,成为苹果史上最薄iphone,比iphone 16 pro还要薄33%左右。
屏幕规格方面,将配备6.6英寸的ltpo oled,支持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(1-120hz),且首次在非pro机型上实现常亮显示,兼顾流畅与低功耗。a19芯片(非pro版)搭配8gb内存,得以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功能。
此外,还将配备苹果c1基带芯片,支持sub-6ghz 5g,可降低25%功耗。同时,搭载自研wi-fi 7芯片,无线性能也将得到提升;延续现有灵动岛交互,开孔尺寸或保持不变。
●图源:微博@每阅壁纸
iphone 17 air起售价与现款iphone 16 plus持平(国行6999元),但是通过轻薄设计、esim等差异化功能,或能填补标准版与pro版之间的空白。
同时超薄的机身的设计,精准锁定了追求便携与视觉体验的z世代用户,与pro系列的“专业工具”定位形成一定的互补。
为了实现iphone 17 air的极致轻薄,苹果祭出了多项“黑科技”,也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妥协。
早前传闻称,iphone 17 air将彻底取消物理接口,仅依赖magsafe磁吸充电(目前最高15w)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内部空间,机身一体性得以提升,防水防尘等级可以提高,同时无线充电生态(如磁吸外接电池)或能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,牺牲了有线快充速度,在紧急场景只能依赖无线网络(如文件传输)而且维修成本可能飙升。
另外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,目前恐怕难以克服:
一是magsafe充电功率和发热问题尚未解决,二是欧盟法规明确要求设备必须支持有线充电。
所以,保留usb-c接口的可能性比较大。但是如果air销量成功,无端口化或许会是下一代的目标。
●图源:微博@小白测评
为避免重蹈2014年iphone 6 plus的“弯曲门”覆辙,苹果将iphone 17 air的屏幕从最初规划的6.9英寸缩小到了6.6英寸,大大降低了大屏弯折的风险。
将极窄边框换成钛合金材质,在提升强度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。
另外,采用硅碳负极电池加ltpo自适应刷新率技术的组合。
前者通过优化电池材料来提升能量密度,后者则让屏幕刷新率在1hz-120hz间智能切换,配合a19芯片的能效控制,使续航达到与现款机型相当的程度。
●图源:微博@梨视频
为实现超薄机身设计,iphone 17 air将全面取消物理sim卡槽,全面转向esim。这一决策看似先锋,实则暗藏玄机:
优势在于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来增加电池容量,支持一号多终端,来提升运营商收入。
但是在中国,仍要面临运营商支持不足的困境。因为工信部规定手机需保留实体卡槽,目前esim仅限于可穿戴设备。
如果air国行版想保留超薄设计,可能会推出阉割版(保留卡槽)或游说政策松绑。
在手机领域,每一毫米的削减,都是一场与物理定律的战争。在iphone 17 air瘦身的背后,是苹果对多项功能的妥协。
后置摄像头仅保留一颗4800万像素主摄,同时舍弃超广角镜头。为了弥补硬件短板,苹果通过算法支持光学级2倍变焦,来实现多摄效果。
这一策略类似谷歌pixel的“计算摄影”路线,但多场景拍摄灵活性的下降,一定是硬伤。
●图源:微博@科技小辛
为压缩机身厚度,iphone 17 air取消了底部扬声器,仅保留顶部听筒单扬声器,并通过空间音频算法模拟立体声效果。对比安卓阵营的杜比全景声双扬,air的影音沉浸感或将大打折扣。
在性能方面,a19芯片虽然采用台积电3nm n3p工艺,能效可提升25%,8gb内存也能确保多任务的流畅性。
但是,gpu核心数、ai算力仍落后于a19 pro,这意味着air无法完全释放ios 19的vision pro级交互潜力,会让air在游戏、ai任务中处于劣势。
●图源:微博@小白测评
苹果手机的电池容量历来被诟病,iphone 17 air也不例外。据爆料消息称,其电池容量预计比iphone 16 plus小15%,但通过硬件优化和软件调校,续航仍能保持在18小时左右。
但是吧,重度使用需一天两充,游戏场景续航仅有5小时,妥妥的加重了电池焦虑。
对此,有网友认为苹果在用“减法”定义新赛道,因为轻薄本身就是一种稀缺体验。但也有网友质疑:牺牲实用性换来的薄,真的值吗?
近日,特朗普政府的“对等关税”方案,让苹果陷入了两难境地:一边是自行消化关税成本,另一边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。
如果选择后者,在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的情况下,iphone 16 pro max在美售价可能从1599美元涨至2300美元(约合16750元人民币)。
●图源:微博@发冷牙牙
这不仅会严重冲击中高端市场,而且对iphone 17 air来说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苹果或许会加速供应链转移,但是基于目前苹果公司90%的手机都在中国组装的前提条件下,恐怕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。
不可否认的是,iphone 17 air正以史上最轻薄旗舰的姿态,试图改写苹果的“大屏 多摄”游戏规则。
如果苹果能在9月发布会上给出更具说服力的ag捕鱼平台的解决方案,或许能在关税阴影下打开新的市场空间。
否则,这场“薄如蝉翼”的科技狂想,可能只是苹果的一次孤独冒险。
*编排 | 黄家俊 审核 | 黄家俊
0人觉得好看
推荐文章
说点什么
最热评论